9月10日上午,音乐与教育系召开了青年教师座谈会,系领导班子、各教研室教师代表、各行政岗教师代表以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,共同庆祝第33个教师节。
参会教师代表回顾了选择成为一名漓院人的感受,分享了他们在教学、科研和育人过程中的所思、所想、所为和所悟,畅谈了努力方向,对音教系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。大家认为,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,做好学生学习生活的领路人是一名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;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,保持激情和进取状态,学术上追求终身学习,加强个人的师德师风,爱岗敬业,正直、勤学、敏思、明辨,做“四有”好老师;个人的成长要融入团队的发展,离不开所在团队、学科、学校的大力支持,在团队工作获得满足感、自我效能感和归属感;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优质学科课程建设,探索校内外教学资源,提高学生理论实践学习能力,运用讲台效应、舞台效应、写字台效应进行创新学习。大家表示,要心怀感恩,胸怀责任与使命,在教书育人、科学研究和转型发展建设中有更多的担当与作为,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系党总支书记刘波结合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,就如何加强本科教育、落实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,提出了相关要求。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,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。“四个回归”是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强基固本,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,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,必须把四个回归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,把四个回归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中。
彭超主任就教师成长和培养问题总结发言。他指出教师成长则需要端正个人的观念态度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。对于教师的成长则需要优化教学环境,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宣传力度;教师个人则需要统筹好如何上好课,如何管理号学生;此外,教师们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,在科研教学方面多努力。他强调,个人发展跟团队建设是分不开的,全系教职工应多一些积极的建议,少一些不和谐的怨言,精诚团结,才能共谋发展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让与会青年教师都清楚的认识自身定位,树立了终身学习、不断创新的观念,为学校转型发展和音教系学科建设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。


图:座谈会现场